(一)教学理念革新与体系重构
本中心以OBE理念为引领,构建“平台建设、数智赋能、能力导向”三维改革路径。近五年累计承担教改项目2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12项,形成“教研反哺教学-教改优化课程-实践验证成效”的闭环改革机制。通过建立各门课程教学团队,坚持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确保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形成合力,铸牢教学主线。
(二)教学模式创新与数字转型
项目化教学体系:构建“基础认知-综合设计-创新开发”三级项目矩阵,在《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等核心课程中植入物联网硬件开发模块,以NodeMCU硬件编程为载体,基于Arduino开源平台,并开发了相应的案例实验,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智慧化教学场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OMO教学模式,创新开发C语言自动评测系统,实现编程能力实时诊断。自主研发的"大数据教学与实验平台获第六届全国高校自制仪器大赛三等奖,支持秒级集群部署,已开发5大类40+实验资源,服务校内外千余人次。
(三)教学内容重构与特色发展
“四新”驱动课程革新:为47个专业开设人工智能基础课《程序设计基础(python语言)》,根据不同专业定制案例;新增《机器人技术与工程实践》等6门跨学科课程,2024年申报校级智慧课程建设项目全部获批。
思政深度融合:《Python程序设计》等3门课程获评校级思政示范课,近五年来,6位教师在校级以上课程思政比赛中获奖,其中,李艳茹老师在自治区第三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实践类课程组中获一等奖。
(四)教学资源建设与成果转化
教学资源建设:出版《C语言程序设计》等教材3部,该教材被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采用,并被评为2024年校级优秀教材。
自主化设备研发:研制“物联网综合设计套件”等9类特色教具;改装数字化车床实现加工精度可视化,支撑"毫米级精度"实训标准;自主研发桌面级智能多轴加工中心,支撑智能制造实训项目开发;创新3D打印教具获4项专利,支撑学生完成增材制造作品200+件。




附:
一、研制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情况(表4-2)
1.大数据教学与实验平台


该平台是内蒙古首个由高校教师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实验平台,目前已经成为众多师生大数据学习及科研的有力助手。平台由两部分构成:基于Web 端的集群管理系统和包含5 大类40 多个实验的学习资源。
2.物联网综合设计套件

选择易学易用、功能强大的开源平台Arduino,并遴选出17个元器件(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测距模块、LED灯等),购置了630多套实验元器件并分别装盒。在程序设计课程中融入Arduino物联网硬件编程,指导学生将程序设计语言(以C语言为例)编写的程序直接应用到硬件上,实现实际功能,如控制LED灯、读取传感器数据、制作温湿度报警器以及为智能小车加上倒车提示等。这种即时的反馈和可见的结果能够加深学生对C语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3. 金工基地自制及改造的设备:

电热丝切割机

电热干燥箱

振动台

小型四柱式液压机

数字化改造机床

桌面级智能多轴加工中心

3D打印机
二、 开发的教材、著作情况(表4-4)


《C语言程序设计》(2024校级优秀教材) 《PHP动态网页设计教程》

《混沌在图像加密和智能交通光通信保密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