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正文

示范引领成效

来源:工程训练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01 点击数量:

(一)教学成果建设与创新

本中心深耕教学改革,形成“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发展模式。近五年累计获校级教学成果3项,3门课程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成特色教学品牌:

智慧化课程集群:打造《程序设计基础(Python语言)》等3门校级智慧课程,该课程创新性融入TensorFlow实战案例,获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团队获全国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校级奖项5项,培育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3个。

劳动教育创新实践:获批自治区首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接待包头市多家中小学百余名学生开展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服务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二)教学资源共享与辐射

构建“三位一体”资源共享体系,年均服务校内外3万人次以上。

平台共享:自主研发的“大数据教学与实验平台”支持秒级集群部署,已开发5大类40+实验资源,为师生进行大数据的研究与学习提供了“一键式”平台,大大降低了大数据的学习门槛,并受到兄弟院校的关注,目前已经使用到大连工业大学等高校,并获第六届全国高校自制仪器大赛三等奖。

课程开放:智慧树平台在线课程《人工智能案例实战》累计选课超千余人次。

师资协同:承办“内蒙古Python程序设计教师培训”等区域性教研活动7场,培训高校教师上万人次。

(三)社会服务与教育赋能

青少年科技启蒙:连续6年开展"编程未来"公益行动,面向青少年开展100余课时的公益编程课,70余人获软件编程等级认证。

劳动教育辐射:2024年3月联合昆区科技局,接待了友谊大街第二十小、友谊大街第二十五小、内科大实验小学等多家单位的30余名小学生并开展了小学阶段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直播包头视频号报道了本次活动。

产业技术赋能:联合区内外八所院校,开展“国家一级创新工程师认证”等专项培训,我校23名教师通过认证。